
在最近的一次小拍上,两、三千件各类藏品同时亮相,其中包括不少木器,大到桌椅、床榻,小到珠串、把件。木友们最爱的文房笔筒,至少也有一、二十件。
在明清老笔筒收藏中有个有趣的现象,但凡色深的都号称紫檀,色浅的则叫黄花梨。此次也不例外,大大小小自称黄花梨的笔筒就有近十件,尺寸都在十公分以上,有的甚至到了十七八厘米,基本还都是无底价拍卖。
逐一上手,很快就筛查了一遍,七、八个笔筒不是纹理奇异就是毫无光感,大多数筒内还有一股霉腐之外的异味,无开门黄花梨的感觉。然后转至另一展区,在摆放箱盒的橱窗里,一只笔筒浅黄中泛着微光,有些黄花梨的味道。
移至灯下观察,局部出现莹莹炫光,在一连串的狸斑鬼面的金黄背景下,显得尤其醒目,这是个不错的兆头。将笔筒慢慢旋转,随着山峰纹的出现,黄花梨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在层峦叠嶂中,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黑点,像是长在山间的大树。实际上,它们是木头的棕眼,由于其质坚实,管孔的横截面变成了一个个小点。
对着光线继续转动,在图中左上的位置发现了麦穗状棕眼痕迹。再凑到鼻尖,并无任何味道。由于年代久远,木质表层的气味早已散去,加上笔筒掏底,筒内也无气体残留,闻不出味道也算是情理之中。
至此,黄花梨木的颜色、莹光、纹理、质地、棕眼等特征被一一验证。最终十里挑一,基本确定此笔筒很可能是黄花梨的。
当前文章标签:转载请注明出自蜜蜡世家:http://www.wwjie.com/ 蜜蜡和琥珀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