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天天都在说乌克兰矿区的局势,那么乌克兰琥珀到底是怎样的琥珀?为什么属于波罗的海琥珀?乌克兰琥珀有哪些特点?好吧,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乌克兰琥珀。
大家都知道波罗的海地区是现在最大的琥珀产地,但该地区也同时分成多个产区,比如波兰、乌克兰、俄罗斯等地。乌克兰就是该地区中一个重要的琥珀产地,我们习惯称它为为乌克兰琥珀或乌料,现在我结合手中的资料和我的切身体会,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乌克兰琥珀的相关知识及我对乌克兰琥珀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我们先从波罗的海琥珀形成谈起,史前欧洲大陆被森林覆盖,琥珀森林面积非常大,东到乌拉尔山,北方受气候而定,南到德国褐煤矿脉,这些地区都是琥珀的产地。始新世的时候海洋向东升起,淹没了大片地区,摧毁了琥珀森林大面积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波罗的海,这个时期大型河流将北方的树脂冲刷到南部沉积区。
始新世时期,乌克兰还属于海边或海底。到晚第三纪时期地理情况变化,海水从欧洲西部盆地退出,出现了新陆地。中世纪开始斯堪地纳维亚和波海平台的大型河流将之前北方的沉积物送到欧洲大陆西北部和德波盆地东部。沉积物有大量的琥珀,于是形成了新的琥珀矿脉。按照前面所讲述的,早在第三纪的时候广阔的琥珀森林遍及北欧中欧。所以乌克兰琥珀沉积点就是这个森林的一部分,所以被归于波罗的海琥珀。
另外,还要说明的是波罗的海琥珀分为海珀和坑珀(也有的人称矿珀),海珀与坑珀的区别是开采方式不同,并不是按地域或者成分进行的划分,它们都是松树树脂石在地下经历几千万年后化后的产物,所以现在我们用手搓琥珀能闻到松香味道,这也是我们鉴别波海琥珀的方法之一。我们了解了乌克兰琥珀的形成背景,也就明白了乌克兰琥珀归属于波罗的海琥珀的原因,但需要注意的是,乌克兰琥珀并不是海料而全部都是坑料,它的种类是很丰富的,分下来多达上十种,但是乌克兰料在乌克兰当地分为,脆皮料(我们俗称的厚皮料)和薄皮料两大类。下面我就结合我们我个人收藏的乌克兰琥珀原石,重点说说这两种琥珀料。
脆皮料的特点是皮厚,颜色多为发黑色且多为全皮料,料子少裂,多出金珀以及柠檬白的蜜蜡,以及白蜜等。
这就是厚皮料,这是入手时的样子,全皮,看不到里面的颜色,由于好奇心的作怪,更是为了让吧友看到里面的肉质和颜色,我将它上面开了一个天窗,可见里面并非鸡油黄,而是类似于柠檬白的蜜蜡,但肉质饱满浓厚。
这是薄皮料。特点是皮薄,料子颜色多,多为蜜蜡。蜜蜡是琥珀的一种,以不透明为主,也常见半透明的,称为金绞蜜。蜜蜡颜色以黄色调为主,分为多个颜色,深浅不一,也有罕见的乳清色以及白色。蜜蜡品质好坏跟颜色有很大的关系,往往颜色深厚者品质较高。
另外要告诉大家的是,乌克兰琥珀一般很少出现虫珀,在打磨有时会出现个别原石会出现气孔。这可能是琥珀形成时雨水充足等原因,里面水份较大,水份蒸发了会形成了小孔洞。
转载请注明出自蜜蜡世家:http://www.wwjie.com/ 蜜蜡和琥珀专业网站